電話號碼
密碼

海嘯背後

社交網絡革命與伊朗

何斯人

2009-06-27


   ‘social network’ 一詞,字典一般都欠奉(至少雅虎網頁字典是如此),在維基百科的解釋則是指「社會渠道」或「社會層面」,更强調切勿與政府或志願團體的‘social network service’ (即社會服務網)來混淆。

在我替發行商Pearson寫 ‘Barack, Inc.’ 一書 (由金融時報出版而暫未有中文版本) 的有關書評(見【斯人天地】網頁cman.hk)時,卻發覺‘social network’一詞絲毫不與以上的所有解釋扯上關係,而只是一個屬於互聯網世界的獨立專用名詞!

上述書中作者,於分析奧巴馬勝利三要訣時,第二訣便是 ‘be social’ (我在上述書評中譯作「社眾化」)。 所謂「社眾化」乃因奧巴馬透過了諸如Facebook, YouTube, Twitter, Flickr, 奧巴馬網站(My.BarackObama.com),奧巴馬blogs(MyBo),手機網絡等綜合IT科技的‘social network’ 或‘social networking’來「交際」 (socialize)選民及公眾。

‘social network’勉強譯作中文,便是「社交網絡」或者「交際網絡」!不過,斯人始終還是認為此譯法尚未達到「望文生義」的地步!然而,看來這可能已是最為接近而又直接的翻譯了,電腦辭章句法莫不何其晦澀?

「社交網絡」這一個毫無疑問是由互聯網時代所衍生出來的新名詞,由於這詞愈來愈廣泛地被應用於互聯網世界,已經漸漸地蓋過了原來的詮釋(如社會服務渠道等意思)。近日伊朗由大選而觸發的連場暴亂已趨愈演愈烈,扭開CNN的國際頻道盡是有關伊朗的新聞。伊朗政府雖然禁止了記者的採訪,可是鏡頭所見卻竟然是更多的「業餘」畫面,美國傳媒稱這是一場「社交網絡革命(social networking revolution)」,事實上,這些「業餘」素質的畫面都是來自一些與YouTube及Twitter有關的社交網絡。

有趣的竟然是美國國防部長在回應記者時坦然承認說,社交網絡比美國軍方收風還要快!可圈可點的是,因為在手機上重複地看到了一個穿牛仔褲的伊朗女子中槍倒臥路中,身旁親人正焦急萬分設法搶救之際,然而忽地裏該女子在鏡頭前七孔流血繼而雙目反白死去(這個恐怖片段大家上網亦可以看到)。這個由手機拍下的「業餘」水平畫面,激怒了一位早已定居加州的伊朗女仕,她馬上號召起其他人一同跑往駐美伊朗領事館門前加入抗議行列!當然,美國的新聞網絡立時將這則「小插曲」渲染報導。

這位已僑居美國的伊朗女仕,一如大多數移民一樣,相信平時對自己原來國家的新聞,關注程度應不如現居地相關新聞資訊來得貼切,正如香港的新移民般,與目前生活相關的資訊著實會比較側重。然而,資訊科技的發達正在逐漸打破這種屏障,透過手機也可以同時平衡到各方資訊。

正是時代在不斷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習慣,今天只要有手機在身的話,甚麼事情都可以用光速來繁衍傳遞!只要一個震撼的畫面或者話語(如「巴士阿叔」),平素不問世事的人都可能被馬上動員或成為某種行動的支持者或成為另一端的反對派!社交網絡看來比刀槍還要利害百倍!難怪奧巴馬憑著社交網絡擊敗了所有不懂得使用社交網絡的競選對手們(見【斯人網頁】《書評‧Barack, Inc.》內文有關奧巴馬的社交網絡相關章節)。



伊朗這場選舉風暴,相信在將來的歷史記載中,必定會把社交網絡也要「記上一功」。假使1989年6月4日有這般的社交網絡,歷史可能也要被改寫。

相信大家還記得,在去年西藏暴亂時,西方傳媒開動了所有的「宣傳機器」(特別是CNN)意圖造勢來把暴亂攘大,目的不外一方面去把中國「妖魔化」同時亦在「神仙化」自己,擺出「道德高地」只好像西方國家才會擁有的樣子,說穿了也只不過是西方國家力爭政治優勢罷了。難得的是,中國網民確實有水平,不少優質網頁馬上被締造出來(如以純正美語旁述及達專業水平的‘ANTI CNN’YouTube短片),有力地把西方傳媒(如CNN和德國等歐洲媒體)別有用心的陰招一一掀穿(救護車當作囚車,皆因不識中文)和搗破(電影片段當現場新聞;緬甸、尼泊爾軍警鎮暴圖片當是中國公安武警)。讓這些既不專業又水平低劣的「大傳媒」企業來自暴其醜,且在世人面前盡失經年累積的公信力,最失敗還要算是讓路人皆見其「媒體殺手(‘media hit man, MHM’ 類似‘經濟殺手economic hit man, EHM’)」的猙獰面目!

伊朗跟帝國主義者鬥爭的經驗,其實並不亞於中國人,可惜今次看來便有些兒亂了陣腳。禁止傳媒採訪這一招,在今天的網絡世界裡實在是顯得有點過時!

伊朗「革命傳統」的開啟主要是在二戰之後的冷戰初期,由於伊朗石油蘊存量並不下於沙地阿拉伯(近期更有證據顯示伊朗的蘊藏油量甚至比沙地還要豐富),因而構成了伊朗「革命傳統」背後的遠因。不言而喻,伊朗就是因為石油蘊藏量太豐富,而至無可避免地招惹大國們的覬覦而成為了列強必爭之地!鄰邦伊拉克歸根究底也是這種原因而被超級大國「據理」(尋找大殺傷力武器)所强佔。有史家說得好,如果說美麗有罪的話,二伊的災難便是由於石油太過漂亮所招惹的禍患。

相信跟斯人同是中年漢的讀者,都從電視新聞裡見證過1979年11月德黑蘭美領事館被劫持了52名人質達444天的轟動事件,然後卡達總統因企圖營救人質失敗而引至無法連任這段歷史。

美國人質被劫持乃是「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的表現。事件源自美國中情局一手扶植起來的巴列維國王(Mohammad Reza Pahlavi, the Shah of Iran)被伊朗革命勢力的叶葉派代表霍梅尼(Ayatollah Ruhollah Khomeini)所推翻後的結果(請觀賞本文下方的18輯YouTube有關短片)。伊朗民眾在要求美國遣返巴列維國王返伊受審無望之際,衝進了美領事館並劫持了美國人質以作交換。

巴列維國王是如何上台的?歷史已經清晰地指出了是由中央情報局扶植上來的!負責此項任務的不是別人,而是由美國第26任總統,提奧多‧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 1901-1909,美史學家又稱其為「老羅斯福」以別於富蘭克‧林羅斯褔總統)的孫兒,亦是中情局負責中東區域的專家克米特‧羅斯福(Kermit Roosevelt, jr.)與及另一位美國將軍施瓦玆科夫來包辦負責。順帶一提,這位將軍的兒子便是在40多年以後第一次海灣戰爭中擔任盟軍總司令的諾曼‧施瓦玆科夫將軍(Gen. H. Norman Schwarzkopf)!

早在二戰前後,伊朗的油田已經被英國人的英伊石油公司(Anglo-Iranian Oil Company)牢牢地把持著,當時英國人跟伊朗政府簽下了極端不平等的條約,合同只讓伊朗人獲取石油利潤的百份之十六,然而,英國石油公司的利潤單是1950年便已經超過了半個世紀以來交給伊朗政府的總額!實際上,從開採、加工到銷售等所有流程都是由英國人一手包辦,因此如何計算出這16%給伊朗政府還只有英國人才曉得!這真是弱國無外交,帝國主義者的剝削卻又是如此地無孔不入!

1951年春天,一位飽受西方教育並富理想的伊朗貴族後裔,默罕默德‧摩薩德博士(Dr. Mohammed Mossadegh)上台執掌了伊朗的政權。這位理想主義者於是試圖打破跟英國人的不平等協議,實行把石油收歸國有並企圖要將英國人的石油企業剝削勢力通通逐出伊朗。

英國人在二戰後債台高築,早已經是對世界事務孤掌難鳴,而美國人卻挾二戰之勢,要到處鑽別國的空子。在這種情形下,美英便一拍即合地共同聯手對付民族主義日盛的伊朗新政權,由其要推翻摩薩德的政權!

以下是一段摘自美國紐約時報資深記者Stephen Kinzer所披露的解密機密報導內容:

「…根據行動方案,美國將花費15萬美元來賄賂記者、編輯、伊斯蘭傳教士及其他輿論引導者,讓他們製造、傳播並誇大公眾對摩薩德本人及其政府的憎惡和反感情緒。然後,他們將雇用暴徒,安排他們襲擊一些宗教領袖和一些有聲望的伊朗人,並裝作是受到摩薩德的幕後指使。同時他們給法玆盧拉‧扎哈迪將軍(摩薩德的屬下)一筆錢,錢的具體數目後來被確定為US$135,000,讓他用來「結交更多的朋友」來「影響重要人物」。該計劃中還包括每週US$11,000的支出(在當時是相當大的數目)用於買通伊朗議會成員。政變那天,數千名被買通的遊行者將聚集在議會大廈外,要求議會讓摩薩德下台。作為回應,議會將舉行一次「准合法」的選舉。如果摩薩德進行抵抗,忠於法玆盧拉‧扎哈迪將軍的軍隊就去逮捕他!」

雖然事隔40多年,上述這段內容還真令人震驚!尤其是只懂埋頭苦幹,對政治缺乏認識的部份香港朋友們,相信對這段文字內容是難以想像的!

無獨有偶,不知道大家是否覺得伊朗目前的情形,有點跟上面文字所描述的內容「面熟」?又像不像去年在西藏爆發的騷亂翻版?更像不像奧運聖火傳遞時所經歷過的有組織抗議和搶火炬行動?又像不像緬甸的大規模騷亂(緬甸有二條新油管輸油到中國去),又像不像東歐科索沃…?

情報及軍事的黑箱作業加上了佔有社交網絡上風的西方媒體(在拉薩暴亂我們已經見識過了?)大量製造「民意」的手法,可以看出美國已從越戰那種對民意處理疏鬆而幾達國家分裂的經驗中檢討了過來,且「研發」出這類新型的顛覆戰術來維持對世界的繼續操控!伊朗正好是這樣的一個「示範平台」。

世界原來是超乎想像地複雜的,日新月異的科技也許可以把這種超乎想像的複雜推到了匪夷所思的境界。

走筆至此,扭開24小時電視新聞,伊朗新局勢似愈來愈惡化,甚至有外國人被捕(主要是英國人)!忽然想到要介紹給大家一套有關伊朗的動畫電影 ‘Persepolis《我在伊朗長大》’(請觀賞本文下方另一輯YouTube短片) ,這是一套改編自風靡全球的暢銷漫畫並獲康城影展評判團大獎及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內容暫且按下不表,讓有興趣的讀者預留點空間來自行觀賞!不過還可以跟大家一提,這是從一個普通人的角度來描繪伊朗自1978至90年代初所經歷的政局和社會變化。對伊朗局勢有興趣而又並不太了解的讀者,應該會有所收獲!

伊朗是環球金融海嘯大併圖裡重要的一塊圖案,了解伊朗發生的事,相信對全面認識不僅是金融海嘯甚至是國際大趨勢必定較佳。

p.s. 書評‘Barack, Inc.’(8)已在《斯人事由》內刋出,歡迎參閱。








您可能感興趣的放盤
嘉悅半島

屯門

低層 2房

物業編號: AN240137

434

520

嘉悅半島

屯門

中層 2房

物業編號: AN243502

447

568

按這裡可以加到「我的收藏」
按這裡從「我的收藏」中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