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樓市評論
港人齊心重建民生

汪敦敬,MH
祥益地產總裁
美國林肯大學榮譽管理博士
加拿大特竟瑊z學院院士
僱員再培訓局委員(2012-2018)
僱員再培訓局「地產代理業 行業諮詢網絡」召集人(2013年4月-2024年3月31日)
地產代理監管局委員(2014-2020)
地產代理監管局執業及考試委員會委員(2010-2020)
地產代理監管局專業發展委員會委員(2014-2020)
地產代理監管局紀律委員會委員(2013-2020)
香港專業地產顧問商會榮譽會長及秘書長(2013-2021)
職業訓練局房地產服務業訓練委員會委員(1/4/2021-31/3/2025)
屯門區公民教育委員會名譽會長(2011-2021)
社會福利署之屯門區福利協調機制委員(2011-2024)
屯門區少年警訊名譽會長會 副主席(2014-2024)
屯門健康城市協會主席
青山寺慈善信託理事會理事(2023-2023)
僱員再培訓局「地產代理業 技術顧問」1/10/2023-31/3/2025
其他公職

2019 年 9 月 18 日

 


*轉載自2019年09月18日的大公報

(按圖放大)


原文:

香港人要齊心合力重整民生和市場分配財富的機制,其中樓市正正是重中之重,不過在過去很長時間,政府處理樓市都沒有完整計劃,甚至乎在用了舊的經濟概念去「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不完整的計劃不單止解決不到問題的重心,更會衍生出新的問題來,因為樓市此大問題,有如洪水只可疏導不可堵塞,只向單一環節施壓會令到問題在其他環節上變得更嚴重!最佳例子就是本來能有效令到金融市場更穩定的「樓市辣招」,在2010年首次推出到現在,因為增加的再置業成本及繁複的手續,所以令到二手放盤量至今最少大減65%以上!這種變化反而成為樓市上升的新動力。

如果用簡單的方法去描述複雜的樓市的話,我希望大家明白樓市起碼分四大環節並互相影響民生與財富分配:

1) 一手樓供應
與90年代比較,粗略估計香港興建少了50萬個單位!

2) 二手樓供應
即是二手市場放盤量,不單止在樓市辣招後大量減少,而且大家都忽略了二手放盤量才是樓市的最大供應,這種忽視令到樓價升得更快、更銳。

3) 入市門檻
就算樓價便宜了,供應量多了,但是因為按揭太嚴苛,新生代一樣難以上車,令到社會進行不到合理的財富分配,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的九成按揭,由2002年政府退出市場以來,接手背負了提供上車人士低上車門檻的功能,但起碼15年之後仍然有大部份年青人不知道可以借9成按揭,這正正是香港近十多年來政客與公務員「多做多錯,少做少錯,唔做唔錯」文化下的效率,我認為我們應該要一起努力改變。

4) 正確的置業概念
在樓價便宜一半的數年前,年輕人多是提倡「樓奴」理論,當買樓的需求成為了道德觀下的宣示,會進一步令到市場是大量人士錯過了上車良機,當然近20年來都有一些錯誤的概念,就是上車盤是要買市區,很多律師或專業人士更覺得自己地位尊貴,所以上車盤是可以買九龍區等市區,這是「錯到飛起」的概念!其實以預計的2019年入息中位數1.96萬元計算,2個年輕人(25至34歲)每月儲蓄收入的3成,假設每年人工的加幅是5%,儲蓄3.58年可支付400萬物業的首期連雜費。而年長一輩這也是支持著有關錯誤的觀念,也是比例上少了人買樓或「覺得買不到樓」的原因之一,因此要解決房屋問題,香港人自己的觀念首先要回復過去數十年前的才對。

我絕對同意最近民建聯提出引用「收回土地條例」及重推「租者置其屋計劃」,我認為,任何行政困難公務員都應該去解決,沒有甚麼比公平分配利益更為重要,我們再不做好以上兩項建議,香港的政治爭拗難以根治遠因啊。